中国海警舰船编队最新信息
中国海警舰船编队今日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巡航,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海警舰船编队最新信息,希望你喜欢。
日本共同社4月10日援引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的消息称,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10日发现,4艘中国海警局船只当天上午10点15分左右相继驶入钓鱼岛“领海”,航行约1小时50分钟后驶出至毗连区。共同社说,这是中国公务船今年第9日驶入钓鱼岛海域,上次是在3月28日。
日本海上保安总部称,4艘中国船中的1艘搭载疑似机关炮装置。报道还称,中方海警船进入钓鱼岛“领海”时日方发出警告,要求其驶离。在钓鱼岛海域毗连区,日海保巡逻船9日也发现4艘中国海警船航行。
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消息,2017年4月10日,中国海警2305、2306、2101、2106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。
海监、渔政、海事、边防和海关部门,按2013年3月1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《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》。为推进海上统一执法,提高执法效能,将现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、公安部边防海警、农业部中国渔政、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,统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警局。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。官方英文名为China Coast Guard。
随着海警船亮相,执法巡察中国四海,标志着我国海洋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。以前出海执法连自卫的武器都没有,而中国海警船入列后,船上能配备一定的自卫武器,对于加强海上执法更加有力度。
首批海警船亮相南海
2013年06月14日,中国首批海警船亮相南海,两艘中国海警船经黄埔军校驶向大海,船舷号分别是“中国海警3210”和“中国海警3102”。除上述两艘船,原隶属于中国海监南海总队的“海监167船”、“海监168船”、“海监169船”也已经分别更舷为“中国海警3367”、“中国海警3368”、“中国海警3369”。这些是中国海警局成立后,首批大吨位海警船。
编号说明:第一位为海区编号:1代表北海,2代表东海,3代表南海。第二位为船的吨位。后两位为船原来的编号。如海监、渔政、海关、海警的船碰到编号一样的,那可能会有所变动。地方使用五位编号。
钓鱼岛水域巡航执法
2013年7月24日上午10时许,3艘中国海监船以及4艘海警巡逻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毗邻水域进行巡航执法。这是中国海警局22日正式挂牌后,海警巡逻船首次进入该海域。4艘船海警巡逻船只分别为中国“海警2101”、“海警1126”、“海警2350”、“海警2506”,于当地时间上午10点50分(北京时间上午9点50分)左右相继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。
2017年3月22日,中国海警船第七次巡航钓鱼岛。
2017年3月28日,日本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总部发布消息称:日海保厅巡逻船确认4艘中国海警船第八次进入钓鱼岛附近12海里巡航。
配武器首赴南海执法
中国与越南和菲律宾就南海主权争议仍未平息,中国新组建的“中国海警”船只,14日首度开赴南海执法,并且一改过往没有配备任何武器的情况,在船上配备自卫武器,以加强海上执法力量。
2013年6月16日报道称,船舷号分别为“中国海警3210”和“中国海警3102”的两艘中国海警船,14日上午从广州长洲渔政码头,经珠江驶向南海。14日起航开赴南海的中国海警3210船,原为渔政船,2010年服役,船上配备直升机等设备。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职员证实,以前出海执法船只连自卫的武器都没有,但现时中国海警船均有配备自卫武器,以加强海上执法力量。
而原隶属于中国海监南海总队的海监167、168和169船,也已经分别更改舷号为中国海警3367、3368和3369。
根据全国人大2013年3月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,原国家海洋局改组,并将原中国海监总队、原公安部边防海警、原农业部中国渔政、原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,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。
中国的渔政和海监执法船,过去仅有少部分装备有水炮的武器,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负责人证实,归列中国海警局后,船上已经能配备一定的自卫武器,对于加强海上执法更加有力度。
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机构改革方案,渔政、海监和其他海上执法力量都将整合,并以海警局名义进行执法。根据当时的方案,将国家海洋局海监总队、公安部边防海警、农业部中国渔政、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执法队伍和职责整合,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,由国土资源部管理。国家海洋局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,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。届时,海监、渔政的执法船舷号将会统一改为“海警”。
中国近年与邻国的海洋主权纷争频发,但过去却由多个部门执法处理,致使中国海上执法力量被分散、形成“九龙治海”的局面,而这次的改组合并,可有效改变这一情况。有军事专家说,这次重组也为中国外交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回旋余地和空间。
中国海警舰船编队最新信息相关文章:
1.中国海警舰船的最新资料大全
2.中国海警舰船的最新资料
3.最值得看的杂文随笔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