顿首的意思 顿首的意思是什么
顿首,汉语词语,读音为dùn shǒu
,一般作动词使用。顿首一词的意思是指磕头。语出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西周君饹秦,顿首受罪,尽献其邑三十六,口三万。”顿首是九拜之一。行礼时,施礼者屈膝跪地,左手覆盖右手,拱手于地,至膝前,手不分散,头急遽伸下,引头至地,稍顿即起,是拜礼中次重者,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的礼节,也称为“叩头”。其形式如同稽首,只是头触地后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。后来引申为书信语的开头或结尾,其意思如同现代书信语的“向您问好”、“致敬”等等。
顿首的近义词有:磕头、叩头
词语造句:臣宗元诚恐诚惧,顿首顿首。
“昔吴起出遇故人,而止之食”翻译为:从前吴起有一次出门,遇到了自己的老朋友,就留他在自己家并给他食物吃。昔:从前;止:使停止,使留" class="lazyload" alt="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翻译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的翻译"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