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铜为镜形容哪位大臣 以铜为镜的启示
形容的是魏征。是唐太宗在魏征死后对他的评价:“夫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
以铜为镜出处
出自《旧唐书·魏徵传》。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,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,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意思是:一个人用铜当镜子,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;用历史当镜子,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;用人当镜子,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。魏征一死,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。——这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。
这句话直至今日仍然起到警醒我们的作用,提醒我们应该时刻以他人为鉴,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。
魏征简介
魏徵,现作“魏征”(北周大象二年(580年)-唐贞观十七年(643年2月11日)),字玄成,隋唐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和史学家,因直言进谏,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“贞观之治”的大业,被后人称为“一代名相”。官至光禄大夫,封郑国公,谥号“文贞”。 其言论多见《贞观政要》,其中最著名,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---《谏太宗十思疏》。
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”的意思是君子广泛地学习,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,那么他遇到事情就会智慧明达,行为也就没有过" class="lazyload" alt="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什么意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意思是什么">